发布时间:2025-07-24
大家好呀!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实验室里老生常谈,但每次都能让人抓狂的话题——样本溶血。尤其是做ELISA检测的小伙伴们,肯定都经历过那种"样本一溶血,数据全报废"的绝望瞬间。
别慌!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唠唠,怎么在ELISA样本采集时避免溶血,让你的实验数据稳如泰山!
简单来说,溶血就是红细胞破裂,里面的血红蛋白(Hb)等成分跑到血浆或血清里去了。听起来好像没啥大不了的?但对ELISA来说,溶血简直就是"数据杀手"!
为什么溶血会影响ELISA结果?
1.背景干扰:血红蛋白本身有颜色,可能会影响吸光度读数,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。
2.成分干扰:红细胞破裂后释放的酶、蛋白等可能和待测物或抗体发生交叉反应。
3.样本稳定性下降:溶血样本更容易降解,影响检测准确性。
所以,避免溶血是ELISA实验成功的第一步!
暴力抽血:针头太细、抽血速度太快,红细胞容易被机械力"撕碎"。
反复穿刺:一针没抽到,来回捅几下?红细胞:我裂开了……
采血管负压过大:某些采血管负压太强,血液冲进去时红细胞可能受损。
✅ 正确做法:
选择合适的针头(一般成人用21-23G)
抽血时保持匀速,别太猛
一针见血,避免反复穿刺
剧烈震荡:采血后疯狂摇晃混匀抗凝剂?红细胞表示:"我晕了,碎了……"
离心速度过高:转速太快or时间太长,红细胞可能被"压垮"。
反复冻融:解冻时冰晶可能刺破红细胞。
✅ 正确做法:
轻柔颠倒混匀(别用摇床!)。
离心条件要合适(一般血清样本1500-2000g,10分钟)。
避免反复冻融,分装保存更稳妥。
5.长时间放置:血液离体后不及时处理,红细胞会逐渐破裂。
6.运输时剧烈震动:快递小哥的暴力分拣?
✅ 正确做法:
采血后尽快分离血清/血浆(建议2小时内)。
短期保存放4℃,长期保存放-20℃或-80℃。
运输时用冰袋+泡沫箱,避免剧烈震动
如果发现样本已经溶血,先别急着扔!可以试试这些方法:
1. 轻度溶血:重新离心,看看能否去除部分溶血产物,在ELISA实验时,增加洗涤次数,降低背景干扰。
2.重度溶血:如果溶血严重(样本明显红色),建议重新采样,否则数据可能不准确。
不过,最好的办法还是预防溶血,毕竟样本珍贵,重采一次可能耽误实验进度!
如果你觉得样本处理太麻烦,或者担心自己操作不当导致溶血,不妨试试优品生物的ELISA试剂盒!我们的产品经过严格优化,能最大程度减少溶血干扰,让你的实验更省心、数据更可靠!
优品生物ELISA的优势:
✔ 高灵敏度、低背景:特殊配方减少血红蛋白干扰,数据更准确。
✔ 操作简便:预包被板、即用型试剂,减少人为误差。
✔ 稳定可靠:严格的质控标准,批间差小,重复性好。
✔ 专业售后支持:遇到问题随时咨询,实验不翻车!
搭配我们的代测服务更省力!
样本量少?1个也能测!
担心溶血?专业团队规范操作!
数据要准?严格质控保障结果!
1.采血要温柔,避免暴力抽血和反复穿刺。
2.样本处理要轻柔,别震荡太猛,离心条件要合适。
3.储存运输要稳妥,避免极端温度和剧烈震动。
4.发现溶血及时处理,轻度溶血可优化实验,重度溶血建议重采。
记住,好的ELISA数据从一份完美的样本开始!如果你的实验总是被溶血困扰,不妨试试优品生物的ELISA试剂盒或代测服务,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省时省力又省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