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聚焦
News

WB内参跑不齐?别再傻傻找原因了,真相让人崩溃!

发布时间:2025-05-19

当你满心期待 Western blot 跑出整整齐齐的条带 “军训方阵”,现实却常上演内参条带“群魔乱舞”的“857 现场”!别焦虑,这份内参异常.因与解决方案大全,助你驯服实验 “脱缰野马”!


1.内参条带异常的十大 “罪魁祸首”

01.蛋白定量 “失准”

样本间蛋白浓度差异直接导致内参条带强度不一。以 BCA 法为例,标准曲线R值需趋近 0.99,才能确保定量精准。稍有偏差,就会为后续实验埋下隐患。

02.样品处理 “漏洞”

  • 杂质干扰:样品中的盐离子或其他杂质,会严重阻碍蛋白质在凝胶中的正常迁移,破坏条带秩序。

  • 蛋白损耗:提取过程中蛋白的丢失或降解,将直接改变内参表达量,反映在条带上就是混乱无序。

03.电泳条件 “失控”

  • 电压电流 “作祟”:过高的电流或电压,会让蛋白质在凝胶中 “横冲直撞”,迁移速度紊乱。

  • 凝胶质量 “拖后腿”:质量不佳或不均匀的凝胶,如同设置了重重路障,导致内参条带难以整齐排列。

04.转膜环节 “掉链子”

  • 转膜效率不均:部分蛋白质未能完全转移至膜上,造成膜上蛋白分布不均,条带自然无法整齐。

  • 滤纸 “老化失职”:老化或未及时更换的滤纸,会在转膜时导致接触不良,影响蛋白质转移效果。

05.抗体使用“误区”

  • 浓度不当:过高的抗体浓度易引发非特异性结合,使条带变得杂乱无章。

  • 结合效率差异:抗体与内参蛋白结合效率参差不齐,会导致条带强度出现明显差异。

06.曝光时间“过度”

曝光时间过长,内参条带会因饱和而掩盖样本间真实差异,就像过度曝光的照片失去细节,难以判断条带真实情况。

07.PAGE 胶制备 “瑕疵”

  • 气泡与不均:凝胶制备过程中混入的气泡或不均匀性,会干扰蛋白质的正常迁移路径。

  • 浓度问题:凝胶浓度不合适或不均匀,改变了蛋白质迁移环境,致使条带异常。

08.管家基因“波动”

即便常用的 GAPDH、β-Actin 等管家基因,在不同样本中也可能存在表达量差异,导致内参条带在样本间 “高低不一”。

09.上样量“偏差”

未通过考马斯亮蓝染色等方法严格校准上样量,会使样本间上样量存在差异,条带自然宽窄、明暗不一。

10.抗体孵育“失误”

抗体与膜接触不充分,或孵育温度、时间等条件不一致,会造成抗体与内参蛋白结合情况各异,条带呈现效果混乱。


2.Q&A:驯服内参的六大 “必杀技”

01.精准定量

严格规范蛋白定量操作,多次测量取平均值,确保样本蛋白浓度准确无误。

02.优质选材

选用高质量凝胶和转膜材料,从源头上降低条带异常风险。

03.严控电泳

根据实验需求精准设置电压、时间等参数,为蛋白质迁移营造稳定环境。

04.优化抗体

通过预实验摸索最佳抗体浓度与孵育条件,提升结合特异性与一致性。

05.均一上样

借助精密上样仪器,仔细核对每个样本上样量,确保 “一碗水端平”。

06.染色验证

使用考马斯亮蓝染色等方法,直观验证上样量一致性,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。


科研路上,每个成功驯服内参的科研人,或许都曾在凌晨实验室的暗房里 “崩溃大哭”。但只要掌握这些实用技巧,内参条带就能成为实验 “加分项”,助你科研论文发表一路 “开挂”!